貨運代理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監管環境? 如何透過科技,將面臨的合規挑戰轉化為競爭優勢? 這些迫切的問題在最近的 路透社線上專題研討會成為焦點。來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、Kharon 和 CargoWise 的業界領袖齊聚一堂,討論海關合規的動態演變。

在此部落格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會議的關鍵要點,探索如何應用前瞻性的方法和數位解決方案,重新定義在高風險的全球合規環境中取得成功的要素。無論您是貨運代理、貿易專業人士,還是企業領袖,此對話提供了在監管日益嚴峻的全球經濟中蓬勃發展的可行策略。

全球海關的現實情況

全球貿易法規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演變,對於法令遵循的違法情事,執法更加嚴格,罰款也更為加重。企業面臨著愈來愈多的挑戰,從複雜的關稅分類到制裁名單的掌握,往往牽涉多個司法管轄區。

「情況已然瞬息萬變,」CargoWise 的全球海關領域負責人 Nachi Mendelow 說道。「對於允許和不允許,以及可接受的規定和法規時時變動。科技在此處成為一切的核心,想透過人工方式來查找文書資料已變成不可能的任務。」

傳統的方法已經無法跟上法規變化的速度和複雜性。試圖手動管理合規不僅效率低下,更是責任風險。在關稅分類、貿易協定或制裁名單上遺漏一個細節,可能導致巨額罰款、供應鏈中斷和商譽損害。

正如 Nachi 強調的,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:「此類違規所附帶的處罰十分重大,甚至包括監禁。這確實成為貨運代理的一個高風險領域。」

雙重用途的困境

更複雜的是,雙重用途商品為合規專業人士帶來了獨特的挑戰。這些既可用於民用又可用於軍事目的的物品,經常逃過傳統合規檢查的監控。如同Kharon 的全球拓展總監 Freya Page 指出,貨運代理在促進貨物跨境運輸中扮演著關鍵角色,但由於仰賴中間單位的操作,也形成了規避國際制裁和出口管制的可能漏洞。

Freya 解釋道:「一切和產品本身有關,但也不容忽視在特定情況下看到的紅色警訊。」

隨著規避制裁的手法日益複雜化,貨運代理必須跳脫表面的合規遵守,採取更強化的防範措施。紅色警訊一旦遭到忽視,無論是偽造文件、異常的航運路線,還是船對船之間的轉運,所帶來的風險極為龐大。

深度了解兩用貨物強調了其中的複雜性。試想一台 DSLR 相機:一個看似無害的民用物品,可以被改裝用於軍事目的。安裝在無人機上,它可以拍攝戰略地點的高清影像。它的感應器甚至可以引導精密導彈。同樣的,洗衣機這樣的一個日常產品,其包含的組件像是馬達、感應器、控制器等,可以被重新用於軍事應用。

層層相疊的複雜性對貨運代理造成了沉重的負擔。合規不再僅限於了解客戶,它還延伸到了解貨物,甚至了解國家。客戶期望貨運代理掌握貨運的詳細資訊、運輸的目的地以及任何誤用的可能性。

正如 Freya 所說:「令人無奈的是,沒有萬能的解決方案。沒有一種通用的合規措施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。」

因此,健全穩當的合規計劃變得至關重要,並需結合先進的工具和產業內的共享知識。貨運代理必須隨時保持警戒,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同時,確保合法貿易的順利進行。

科技在海關合規中的角色

新興技術在解決全球合規的複雜性發揮著關鍵作用。數位工具幫助企業自動化重覆性任務,提高準確性,並確保合規過程的透明性。

文件的數位化是其中一項好處,先進的平台能夠生成報關文件、發票和稅則號別等資料,所需的人力介入極少。自動化系統不僅減少了錯誤的可能性,更加快了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的傳統作業流程。

現代海關合規技術的核心建立在一個基本需求:互通操作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海關和貿易事務總監 Leah Liston 強調:「最終的目標是互通操作性,這是一個時常提到但從未被定義的詞彙。」

在全球貿易的背景下,互通操作能力確保政府、企業和物流供應商使用的不同系統能夠無縫交換數據。這不但減少冗餘,最小化延遲發生,更促進了供應鏈內各個環節的合作效率。 

藉由系統使用共通的語言以及基於數據驅動的見解,企業和政府可以創建一個精簡的全球貿易網絡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,優先加強互通操作性和數據應用將是實現國際貿易效率、準確性和合規性的關鍵。

此外,對技術日益增長的依賴程度,與海關當局要求合規執行方式的轉變相互呼應。正如 Leah 解釋:「在去中心化的分散貿易時代,海關積極地尋找新科技來增強其執法能力,而這意味取得數據、掌握趨勢、從關注的數據輸入中察覺線索、從致力維持合規的貿易方取得數據,這一切都代表著科技。」

以技術為驅動的優勢

技術優先的海關合規措施為企業提供了成本節約、效率提升、實時監控和增強的合作綜效。

自動化可減少人工干預,降低成本並減少罰款風險,而數位系統則以更快速和準確的方式處理大量數據。

在現今的貿易環境下,合規要求對於誰是貨主、貨物內容及貨物去向必須擁有清楚的了解。正如 Nachi 解釋,這代表必須掌握利益相關方(例如,收貨人和發貨人)、承運貨物,以及起運地、目的地和中轉點等各個細節,而這一切的管轄規定亦無時不在變化。

Nachi 特別強調:「不知法不是藉口。」這突顯了可靠解決方案的必要性,以確保每個步驟的合規性。

Freya 同樣著重在應對隱藏於龐大貿易數據中的風險時,科技所扮演的關鍵角色,並指出要找出問題就像是「大海撈針」。她強調了系統的重要性,「數據和技術在過程中每個環節都真正緊密相連。」借助人工智慧支持的系統,允許企業解釋數據、了解地域風險,並有效地應對複雜的貿易法規。

完善的綜合平台必須將「貨主、貨品及去向」整合到單一系統中,實時將貨物與「各類控管名單、法規和規定」進行篩查。這些工具可主動將問題標註警示,例如缺少單證或必須進行安檢等,確保遵循合規並減少延誤。

推動全球貿易發展

「目標絕非阻止貨物流通,」Nachi 解釋道:「反而是要幫助它們順利流動,無論面臨任何挑戰或中斷。」

在全球貿易運作難度日益增高的挑戰下,這一理念突顯了貨運代理的重要角色。他們不僅是物流的執行者,更是合規的守護者;在日趨複雜的司法管轄規範迷宮中領航前進。

透過擁抱創新和促進合作,貨運代理積極滿足監管環境的嚴格要求。他們的努力確保貨物不僅移動,而且是精確有效地移動,克服重重複雜關卡,積極推動全球貿易向上發展。

此處觀看完整線上研討會。

加入我們的全球專家網絡

了解 CargoWise 如何幫助您解鎖全球供應鏈。

聯絡我們